天籁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建奴的身体本没有去管,然而信王说:“若是放任不理,怕是会造成瘟疫,还是挖个坑埋了吧,就当做点儿好事,彰显我华夏大族之千年风范。”

摄政王的话,已然成了金口玉言,人人遵从。

他的威望,不仅仅是率领军队拼杀出来的。

也有“奉天承运”的,更有亲力亲为,与军民同甘共苦的。

享受完周伍两位王妃于浴室温水里的爱抚,操劳了一日半夜的重真,终于得以安枕入睡了。他必须养足精力,以应对根深蒂固,其害比建奴更甚之挑战。

这挑战,便是豪强地主,文人士大夫。

“大明终于开启了涅槃模式,然而一切都才刚刚开始。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大明都将浴火而战,携火而生。日月昭昭,唯我大明!”

己巳之变大局已定,重真沾枕即眠,好梦连连。

梦的最初,他赫然披甲,率四神兽与无数仙魔,征战诸天,焚火八荒。

梦的最后,大明王朝在这份霸气之中,重现万国来朝。

而己巳之战,只是这诸多战争中很小的一环。

继北驱蒙元两百多十多年后,大明,再一次以战立国。

黄台吉往东北败退的过程当中,沿途所有的百姓都似乎成了顽强的战士。

“这就是百姓战争的汪洋大海,黄台吉,你感受到了吗?”

夜空下的广渠门城头,重真遥望东北。

除了迎娶徐亦欢,他注定无法再回去了。

“再见了,那个来自大明辽东的小兵。许多事情无法解释清楚,那便无需再解释。我只需以现在的纷纷,继续砥砺,继续负重,只为前行。”

黄台吉欲通过马兰峪回到关外,因为在他的认知里,那是一个很小的关卡。

入关的时候,这座关卡因为太小,从而被他轻视,只派遣了少许兵力。

出关的时候,他同样小看了这座由戚继光亲自督军修缮过的撑场关隘。

姜瓖率人,殊死抵抗。

黄台吉不是不能寸进,但是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较大的代价。

并且,随着草衣卫、夜不收、锦衣卫、东厂等特工特种兵的加入,这种代价以成倍的态势逐日递增。

黄台吉听取了代善的建议,蓦然转道向东,再次潜越蓟州,兵锋直指山海关。

袁可立像是早就料到他会有此一招,已调回张盘,并调动登莱军其余的海军陆战队,严阵以待。

在火器的打击之下,黄台吉无奈只得放弃攻占山海关的计划,折道向北。

但好不容易入关一次,他仍舍不得全盘放弃,哪怕此战他已付出惨重代价。

他严令阿敏,率本部八旗侵占河北四镇——迁安、滦州、遵化、永平。

意图,作为再一次绕道入关的前沿。

他本人,则率代善、莽古尔泰、多铎、阿济格等贝勒,由喜峰口窜出。

重真再次表现出了神奇的预判能力,清空了这四座城池,米粒未存。

“老八,你这是想剪除异己!”

阿敏气得跳脚骂人,却又不敢违背天聪汗的意愿。

孙承宗秉承“穷寇莫迫”的兵法准则,阻拦不住一门心思逃出长城的黄台吉,还收复不了迁安四镇么?憋屈了一整场战役的整编马世龙部,终于上场了。

不过他的刀枪剑戟也并非派上很大的用场,兵败的阴影笼罩于八旗的头顶。

孙承宗一到,便只管令炮兵往城头和城门倾泻炮弹,再让马世龙派遣纯冷兵器的士兵往城内城头一冲——四座军事重镇,皆一战而下,被顺利收复。

阿敏率残兵退出长城,被等候在外的黄台吉治以重罪。

阿敏想要争辩,环目四周,却见莽古尔泰默然不语,代善轻轻摇头,多铎阿济格连看都没有看这堂兄弟一眼,情知大势已不可挽回。

这只替罪羊,无论他愿意与否都只能当,便只能颓然认罪。

喜欢我来自大明辽东请大家收藏:(www.tlxiaoshuo.com)我来自大明辽东天籁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天籁小说推荐阅读: 廷尉他又出洋相了逆局重开骑砍之风云天下寻唐至尊特工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穿梭时空的商人狼牙兵王一代战将平凡的明穿日子云的抗日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枭臣骑砍三国之御寇孤夜逢生大清隐龙隋末之群英逐鹿天字号密令秦始皇震惊了诸天万界大唐第一庄1644英雄志三国之裴元庆传奇大唐历险传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盛唐崛起国色生枭抗日之特战兵王大魏能臣领主无敌!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天籁小说搜藏榜: 大魏宫廷汉雄明朝败家子大唐第一庄新军阀1909橄榄情深骑马与砍杀2:骑士之心长安末红楼进士穿越之白山黑水我的第三帝国争霸天下逍遥初唐大明崇祯:开局启用阎应元大话:从水浒开始修仙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1644英雄志卿主春秋鞌之战三国之裴元庆传奇唐奇谭战之欲大明1593大唐历险传大郑:王爷当家秦时之铸剑者我还是决定成为武则天的走狗镜像篡改世家史鹰犬之王大明最后一个狠人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
天籁小说最新小说: 大秦:开局秦始皇上门认亲卿主春秋鞌之战被狼牙淘汰的特种兵笑战记鹰扬英格兰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我在明末当太子大国将相大理断神都东汉末群雄争霸盗机鬼谋三国:蜀汉最牛二代夺盛大玄第一拽探大明最后一个忠臣乱世之女王成长记梦回三国当皇帝红楼医三国:大事件签到系统帝国在武之破将抗日战史中的我我,胡亥,不是傻瓜!红楼之二房嫡子谍网大明西域战记战国之神话崛起三国系统之群雄玄门忘仙录儿女家国苍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