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百五十把弩弓,已经准备就绪,对于惯常使用弩弓的内卫来说,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使用他们习惯的武器,实在是一件高兴的事情。虽然手里的弩弓,比起内卫的装备要差了不少,但总比没有要强啊。

弩弓,横刀,手盾,在进了泰安府一趟之后,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地拿出来,因为这是他们在城内的缴获。

伴随着一阵紧似一阵的战鼓之声,山下终于整军完毕,果然不出徐想所料,两千余泰安兵,竟是倾巢出动,密密麻麻地向着穷山之上扑来。

穷山不大,三面不易展开兵马,唯有一面缓坡便于展开军队,二千余泰安兵,分成了三个波次,相隔约百余步,呐喊着向上冲来,看他们的样子,倒似是想要一口气吃掉对手。

后头有朱友贞和曹彬压阵,他们自然也不用留什么预备队。

五百步,三百步,一百步,泰安兵马的弓箭手们扬起了手中的弓箭,嗡嗡声中,羽箭向着穷山之上铺天盖地的飞来。

徐想见状,立刻便缩进了先前便找好的一个石头缝隙里,将身前顶了一块木板。他虽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这样的场合,他的确帮不上什么忙。

所有的泰山匪们安安静静地躲在简易的木盾或者弓箭覆盖不到的死角,不少人虽然心中害怕,但在这一年多来的严格训练之下,却仍然能保持着镇静。

山下,朱友贞和曹彬却是有些面面相觑。

“这支土匪很不一般啊!”朱友贞忍不住道。

曹彬点了点头,眯缝着眼睛看着山上的土匪。已经只剩下八十步了,但穷山之上仍然静悄悄的,对方完全没有反击。他可是知道,这些泰山匪手中不是没有远程武器的,但在这样的打击之下,仍然能保持镇定,这是极其老练的军队才能做出来的正确反应。

泰安兵最后还能射三箭。

曹彬在心中估摸了一下。

三箭过后,手臂酸软,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缓冲,而那时,必然是对手反击的时刻。

果然,事实不出他所料,三箭过后,箭雨放缓,泰安兵马呐喊着冲向了三十步外的泰山匪。

趴在地上的一百五十名内卫同时半跪而起,手中弩箭平端。伴随着啉啉的弩箭破空之声,进攻的泰安兵马最前排的人齐唰唰地栽倒在地上。

三十步之内,弩箭的破坏力惊人。

一轮齐射,泰安兵马便倒下了至少百余人。

曹彬忍不住摇了摇头。

再怎么觉得自己有把握,难道不应该把盾兵放在最前方吗?现在倒好,持盾的士兵因为跑不过其它的士兵,反而落在了身后。

一轮弩箭过后,一百五十名内卫一声呐喊,扔掉了手中弩弓,一手持盾,一手持横刀,齐唰唰地杀了出去,而此时,受到凌厉打击的泰安兵马,居然有些慌乱。

陈长富长身站起,引弓,第一箭便将一个站在大旗之下大声斥喝着手下的泰安军官给直接射倒,第二箭,便让那面大旗的旗杆折断,第三箭,又一名军官倒在了他的箭下。

一百五十名内卫士卒越过了三十步的距离,自上而下,猛冲猛杀,陈长富不疾不徐,一箭又一箭,每一箭下去,便是一个军官倒地。

陈长富的箭法,虽然比不上他的长兄陈长平那样神乎其技,但其水平,却也是可以堪称神箭手的。

“好箭法!”山下,朱友贞赞叹出身。

“好军伍!”曹彬却更加关注那一百五十名悍匪。

就是简简单单的一挡,一劈,但挡劈之前那股一往无前的气势,却是让人为之势夺。

仅仅向前十步,最前面的泰安兵马便崩了,转身便向山下逃去。又与后面第二波次进攻的人挤在了一起。

“退!”陈长富一边甩着有些酸软的右臂,一边大声喝道。

百五悍兵闻声,毫不犹豫,转身便退了回去。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www.tlxiaoshuo.com)寻唐天籁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天籁小说推荐阅读: 廷尉他又出洋相了逆局重开骑砍之风云天下寻唐至尊特工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穿梭时空的商人狼牙兵王一代战将平凡的明穿日子云的抗日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枭臣骑砍三国之御寇孤夜逢生大清隐龙隋末之群英逐鹿天字号密令秦始皇震惊了诸天万界大唐第一庄1644英雄志三国之裴元庆传奇大唐历险传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盛唐崛起国色生枭抗日之特战兵王大魏能臣领主无敌!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天籁小说搜藏榜: 大魏宫廷汉雄明朝败家子大唐第一庄新军阀1909橄榄情深骑马与砍杀2:骑士之心长安末红楼进士穿越之白山黑水我的第三帝国争霸天下逍遥初唐大明崇祯:开局启用阎应元大话:从水浒开始修仙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1644英雄志卿主春秋鞌之战三国之裴元庆传奇唐奇谭战之欲大明1593大唐历险传大郑:王爷当家秦时之铸剑者我还是决定成为武则天的走狗镜像篡改世家史鹰犬之王大明最后一个狠人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
天籁小说最新小说: 大秦:开局秦始皇上门认亲卿主春秋鞌之战被狼牙淘汰的特种兵笑战记鹰扬英格兰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我在明末当太子大国将相大理断神都东汉末群雄争霸盗机鬼谋三国:蜀汉最牛二代夺盛大玄第一拽探大明最后一个忠臣乱世之女王成长记梦回三国当皇帝红楼医三国:大事件签到系统帝国在武之破将抗日战史中的我我,胡亥,不是傻瓜!红楼之二房嫡子谍网大明西域战记战国之神话崛起三国系统之群雄玄门忘仙录儿女家国苍柳记